法國喜劇【貝禮一家】(La famille Bélier) 除了討論聾人家庭的日常生活和溝通文化,聾人(爸媽+兒子)與聽人(得早熟並作為全家對外連繫的橋樑出口-女兒)彼此緊密牽絆又難免衝突拉扯、吵吵鬧鬧的親子關係,社會對待聽障人士的有限溝通管道,家長們對於孩子的期待和生涯規劃掌控權,轉化為認知到紀伯倫所說的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」放手讓孩子選擇冒險並承擔風險,以及現在常聽到的「讓天賦自由」,都是片中試著傳達的議題。
當然,無良政客騙選票/呼攏選民有恃無恐的模樣vs只能在選前漫天喊需求的選民,恰似柯P崛起的素人參政社會氛圍,也是一絕!
重頭戲~最感人的手語歌,歌詞的意境&手語跨橋溝通的「對話」本質,更是讓人感動到落淚。
當爸爸決意參選,對抗土地徵收及虛構創造就業機會的政客支票,在回答女兒寶拉的擔憂時,他說:「聾子並不是殘障,它只是一種身份而已。」
當媽媽害怕寶拉離開,痛哭後脫口而出,當得知寶拉出生卻聽力正常時,她說:「我不知道要怎麼教養她。」,「對你,我是個失敗母親。」
寶拉爸媽間的對話:「你怕的不是這個吧?你是怕我們在這裡會被孤立。」讓我想起曾聽勞工朋友們分享,他們期待自家的小孩可以透過讀書翻身,不用再像爸媽從事勞動階級辛苦的工作。所以不論是借貸或兼職,都會咬牙撐著,努力籌措資金讓小孩就學或補習,希望小孩未來可展翅高飛,鴻圖大展。但同時也怕小孩長大後,會離他們愈來愈遠。
寶拉媽媽的害怕亦是如此吧。因為缺乏足夠的社會福利體系支持,導致寶拉從小就得一肩扛起聽人與聾人世界兩端的對話重責,在上學途中分心接聽乳酪訂單及財務借貸來電,也得參與爸媽在泌尿科診療的成人級醫病對話。在社會福利制度不全時,有多少人,得依靠、仰賴著自身家庭(社會的最小單位)撐起教養及照顧的責任,力補社福破洞…而電影鏡頭時不時帶到寶拉的房間牆上張貼的外國海報(泰國或印度的宗教建築物、廣闊天地練紅心的字句),不知是在暗示社會主義的革命意念?還是意謂著寶拉終將遠行?
記得以前在受訓時,手語老師很強調手譯員居間翻譯一定要忠實呈現,不可加入個人的主觀意識或解讀。除非是俚語或是牽涉不同國情文化,才要透過手譯員(即時/漂亮)轉譯出俚語背後的意義,這才更考驗手譯員的功力。但是呢,當寶拉修飾了政客市長和父親間的言詞對話,其實,手語的生動肢體語言早已如實傳達彼此的看法。惟一,令人好奇的一點是,法國的手語翻譯制度或協助措施,在此小鎮未見,是否是因為想突顯寶拉對家庭的重要性及不可獲缺。不然,選戰已開打到市長等級,怎麼會連政見發表會及電台訪問,都要參選人自備手語翻譯員呢?話說,臺灣也幾乎都要到市長級及總統選舉的政見發表會/辯論會,才常見手語翻譯員。就連近來北市重大記者會及議會質詢,配備手語翻譯員即時翻譯,都曾被媒體質疑浪費公帑,在在都顯現漠視了對於身心障礙者(弱勢族群)的資訊平權及對手譯員專業的尊重。
什麼才是真正的「溝通的障礙」,值得我們認真想想!
我相信《貝禮一家》這部片很快就會成為「手語翻譯員」培訓課程的文化欣賞片單,比「走出寂靜」更進階,讓人又哭又笑的感人好片!錯過,絕對可惜!
P.s 對於寶拉一家喜愛在車上聽的重節拍音樂,其實聽語障朋友也能感受音樂和跳舞,也有劇團演出喔!
留言列表